首页:UGS®考试 > 用户裂变活动成功的关键因素
用户裂变活动成功的关键因素
来源:UGS 时间:2022-07-08

微信截图_20220126095333.png

本质上,用户裂变活动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推广转化(基于社交关系链),因而与前文讲的推广转化在运营逻辑上是完全相同的。

值得重点关注的问题有:

01、奖品的选择

活动奖品(也称为“营销诱饵”)是用户转发分享的主要利益刺激,奖品选择关乎裂变的效果、投入与产出、用户获取质量,可以重点关注以下策略。

奖品应是目标用户需要或喜欢的。道理很简单,就是目标用户有需要或者喜欢,才能更好地打动他,让他参与到裂变活动中来。比如,如果目标用户是宝妈,那么像畅销绘本、益智玩具、故事机、玩偶、公仔、纸尿裤、婴儿护肤品、画图笔等大部分宝妈都会需要;如果目标用户是职场女白领,那么像面膜、口红、护肤品、化妆包、洗面奶、护手霜等都能投其所好。当然,也不是说完全不能选用本业务领域以外的奖品,而是业务领域内的奖品可以最大限度地筛选出目标用户,获得的用户更精准。此外,从本业务领域内选择奖品还可以起到一定的防“羊毛党”效果——比如,如果奖品是纸尿裤,那么那些不是宝妈类的人一般就不会为了得到一包对他们来说没用的纸尿裤而去动用自己的社交关系。

奖品价值应与用户付出相匹配。刚才说的是奖品的范围,除了范围外,还应考虑奖品的价值应配得上用户的付出。用户参与到裂变时,他在时间、精力、操作、动用社交关系上都要去投入,因此,奖品的价值应足够,要让用户感觉到值。这里边最大的变量是对获得奖品的条件——比如要求转发朋友圈和要求在朋友圈曝光2个小时不能删是不同的条件,有3位朋友添加企业微信客服号和8位朋友也是不同的条件,不同的条件意味着用户的付出也不一样,因而奖品的价值也应不一样。一个比较好的策略是设置阶梯条件,比如有3位朋友添加可以获得一种奖品,如果有8位朋友添加则可以获得价值更高的奖品,或者进行排行榜奖励,这样做的好处是,既不要让裂变活动的门槛设置得太高从而降低参与者意愿、限制了参与范围,同时又考虑了那些有意愿、有能力深度参与的用户的奖励。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应在海报上标明奖品的市场价值。

奖品应做好成本把控。裂变活动是有成本的,因而对成本的把控也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应做到ROI大于1,可根据后续要推广的产品、正常情况下的转化率、客单价等来综合考虑。可以考虑的策略是,将实物奖品、虚拟奖品相结合(虚拟奖品的边际成本非常低),以降低成本;或者通过资源互换或赞助等方式筹集一些奖品。如果自己企业的产品价格高不适宜做奖品,则可以选购企业以外的奖品。

02、裂变规则的设计

裂变规则的设计重点涉及三个方面:

用户参与流程与路径设计。根据不同的裂变方式设计用户参与的流程,比如任务裂变方式,常规的流程就是:用户看到活动海报扫码添加企业微信号——企业微信号自动通过好友,推送规则文案+活动链接——用户点击活动链接可获取专属分享海报——用户主动分享海报邀请朋友扫码助力——完成规定邀请任务后在聊天对话框中推送成功消息和领奖链接——用户打开链接填写相关信息后领取奖品——领取到奖品。这个流程中既涉及到流程(操作的顺序关系),也涉及到路径(操作的跳转关系)。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流程不可设计得过于复杂,因为从海报触发目标用户开始一直到结束,就是一个转化漏斗,漏斗中的环节每多一步,都会产生流失。比如某些企业将裂变目标设计得过于复杂——要求目标用户添加企业微信好友、加入某个群、关注公众号、甚至登录小程序……才能领取裂变海报,事实上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最关键的其实是添加企业微信好友,成为企业微信好友后就可以随时触达他了,如果在后续的运营中同一条消息从公众号、企业微信、手机短信、App站内信、微信群众多的渠道触达他,反而是有问题的,容易造成对用户的过度打扰。

触点体验设计。在裂变过程中,涉及到众多的触点,这些触点可能分布在微信、邮箱、H5、手机短信、小程序上,因而要为参与的用户提供清晰、流畅、友好的体验,具体包括对规则的明确、流程的明示、话术的设计、及时的提醒、快捷的响应速度等,总之就是消除理解、操作、交易上的各种阻碍,顺利推进裂变进程。其中,群内话术主要包含入群话术、审核话术、提醒话术、踢人话术等,一般分为2-3段,当用户进群时,机器人@用户后同时发出。第一段可以表示对用户的欢迎,介绍裂变规则和流程(这是必需的);第二段是需要用户转发的文案,将需要用户转发的文案单独放一段是为了方便用户复制粘贴、简化操作(有时也可以不需要);第三段就是一张图文海报(这也是必需的)。

奖品条件设置。前面已经讲过了,此处不再重复。

03、裂变海报的设计

海报用户裂变过程中最重要的触发物(严格来说,通常是由一张图文海报+一段文字消息构成的),而且位于与目标用户的最初接触时刻,在很大程度上海报上体现出来的内容决定了用户是否会参与到裂变中来。因而,一张小小的海报(通常是手机版),承载了非常艰巨的任务,对照之前我们已经探讨过的AIDA模型来说,它既要吸引用户注意(A),也要激发用户兴趣(I),还要唤起用户欲望(D),因而对海报的设计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

裂变海报六要素主标题、副标题、卖点、背书、CTA、活码。

裂变海报的设计制作策略重点有:

突出利益。即通过图文方式描述出奖品及奖品的价值,激发兴趣、唤起欲望的具体文案策略请参考前文“推广转化”章节的内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利益点的文字要突出,比如不用点开海报、不用点开朋友圈也能看到利益的关键词或标题。

减少阻碍。比如,如果是知名机构,海报上可以体现LOGO以强调信任;在配对的文字消息中明确参与流程和规则,突出流程和规则的简单性,比如“邀请3位即可获得充电宝1个”,用户通常不喜欢看长篇大论的活动规则,一定要用几个简单步骤就把规则说清楚,让用户一眼就能看明白,而不是花精力去思考、琢磨;在奖品规则的设计上突出“既利已(邀请者)、又利他(被邀请者)”的原则,避免邀请者产生心理障碍(如担心被朋友认为贪便宜);明确地引导用户扫码操作;海报应做到字体清晰,内容清爽,一目了然,重点突出;

强调稀缺与紧迫。为了敦促用户快快行动,可以强调奖品稀缺、时间紧迫、机会不容错过,如“奖品仅限99份,当前剩余51份,预计再有1分钟抢光”等;

叫出用户。在向参与用户下发的海报配对文字消息中叫出用户昵称,体现亲切感、友好性,如“方四一你好,恭喜你成功参与抢书活动……”(第三方工具支持)

海报专属性。在向参与用户下发的海报中,自动展现邀请者的头像,体现海报专属性,有利于增进信任感。(第三方工具支持)

04、启动用户的选择

启动用户指的是位于首个裂变层级的参与者。在企业微信裂变场景下,启动用户的范围一般有:

企业员工。企业员工应尽量全部参与,通过他们的社交关系链将活动传播和裂变出去。

现有用户。比如产品App中的用户、CRM或SCRM中的用户。

粉丝。可以通过在公众号菜单栏展示活动,或在文章中展示活动,让公众号粉丝参与;或者微博、自媒体等其它的粉丝。

KOL。与KOL(Key Opinion Leader,关键意见领袖)合作进行裂变推广。

其他。如在实体店中贴出海报、通过人工线下发展出的微信好友等。

05、裂变过程及风险管控

裂变应做好过程管制及风险控制,具体包括:

过程管控。一是应有完整的事先充分测试演练过的活动策划方案及脚本,二是在运行过程中根据情况适时做出优化调整(参考后文案例),三是对用户提出的疑问、咨询及时响应,四是做好活动的复盘和经验总结并形成可在后续发展的成果;

风险管制。企业微信在用户裂变方面虽然不像个人微信那样管理严苛,但相关政策也在不断调整, 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因此应做好风险的预防与控制,重点包括活动要真实且合法合规,及时回复用户消息、回应参与者的关切、化解他们的不满,避免被投诉,比如活动中可以开启虚拟投诉按钮,方便运营人员及时调控活动,有针对性地解决用户的问题。保持企业微信员工号日常活跃;控制单日好友增长数量;加强员工培训,提前演练,预想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准备好应对方案、应急处置预案和话术;活动后发放奖品要及时等。

防羊毛党。“羊毛党”是一个非常形象的中国网络用语,是对“薅羊毛”用户的戏称,指那些力图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享受精打细算乐趣,或者利用商家规则漏洞而获得小利益、占小便宜的人。(“薅羊毛”可以用Get the best deal来表达,表示以“最划算的价格”买到心仪的商品;“羊毛党”可以用Deal-hunter来表达,表示搜寻最低优惠价的人)在用户裂变过程中,会吸引来大量的“羊毛党”,防范策略主要有一是选择面向目标用户的奖品,削减非目标用户的“薅羊毛”动力;二是增加“薅羊毛”的难度,比如把活动规则设置为一个微信号只能参加一次、实物商品不包邮等,拼多多的“金猪”活动就限定每隔一段时间好友失效需要重新邀请,每个好友每天可以助力3次,每次可邀请的用户数量有限:4-5个。三是通过技术手段防范,如封禁IP、特定用户、增加验证码等,再比如设置好活动的防刷功能,将短时间内增长异常的用户直接拉入黑名单;为了保证用户体验,应提前设计好活动紧急停止的提示页面,比如红包领取超限额、或者系统监控到有流量作弊而停止时,立即弹出提示页面“活动过于火爆,今天的红包已派送完毕,祝您明天好运。”既解答了用户心中的疑问,又营造了活动的火爆感,一举两得。而不能给用户活动莫名其妙停止的感觉。

详情咨询:用户增长师UGS在中国唯一授权企业—唯学教育

咨询电话:400-004-0116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远洋国际中心C座1401室